春天的雅集:在“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上的致辞

2021-01-07 10:12 作者:韩子勇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 编者按 】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支持创办的《非遗文化》专栏自本期起和广大读者正式见面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形态,新时代非遗应该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本刊开设《非遗文化》专栏,旨在“扎根民族传统,建构文化生态,光大中国经验”,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非遗文化》专栏开篇文章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同志在“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上的致辞《春天的雅集》,同期还刊登了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成立七年来取得成就的文章《播厥百谷 穆如清风》。

690045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讲话

690043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致欢迎辞

欢迎刘玉珠局长,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老师!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这样一场雅集,我觉得是一场早春的盛事。这场盛事,是我们和祖先的音乐,建立起联系。大家在现场看见的这五张古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的冰山一角。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内外古琴收藏最多的单位,我们要特别感谢几十年前为收集这些古琴付出辛勤努力的音乐家,更要感谢捐献这些古琴的藏家。从这些古琴的命运,可以看到文化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今天躬逢盛事,这种非常古老的乐器,这样一种不朽的音乐文化,在今天大家能够亲耳聆听它美妙的旷世遗音,我觉得确实是很有耳福。

69005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晨(右)向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中)介绍馆藏古琴

如果说选取一种乐器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在乐器当中应该选古琴。如果选一种乐器的声音,来代表我们祖先灵魂的声音,我觉得仍然是古琴。稍有一般的审美常识的人,在听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古琴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心性、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灵魂。院藏古琴能够在今天做这样一场现场的演示,要感谢田青先生——这个项目主持人,他们发起了很好的创意,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经过这段时间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得以呈现。他们还有个倡议,就是全国国有保管古琴的单位,都能够使那些存放在库房里的古琴发出美妙的乐音。

690044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前排左五)、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左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左一)出席“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

古琴是有灵性的。我们院的科研人员做了测音分析,发现古琴刚从库房里取出来的时候,音色还不是特别好,但是经过琴家不断的调试、不断的演奏,它的音色越来越美、越来越漂亮,有一个神奇的苏醒过程,如同枯木逢春,被重新赋予了能量。我们的文化是有能量的,需要我们经常回顾它,使用它,和它对话。我想这种文化的能量就会被唤醒、被赋值,就会再次壮大。我觉得,这个春天的雅集由古琴来开头,洋溢满满的美意,充满隐喻和暗示。

再次欢迎领导的参与、欢迎各位专家,感谢所有为中国古琴做出努力的专家学者,谢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690052
枯木龙吟 (唐)

 

“让古琴醒来”

致全国文博及收藏单位的倡议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历代传世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除少量在民间流传外,大部分被作为珍贵文物庋藏于文博机构和收藏单位。与作为历史上物质文明结晶的一般文物不同,古琴是有生命的乐器,需要琴家时时唤醒。研究证明,古琴在演奏和使用的过程中,声音会更加通透,富于灵性。显然,弹奏才是最适合传世古琴的保护方式。

690046
钧天坊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鹏用小递钟(明)演奏《渔樵问答》

690047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忠用鸣凤(宋)演奏《春江花月夜》

690048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用枯木龙吟(唐)演奏《洞庭秋思》

1956年,在原文化部的领导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古琴考察小组,历时百天,对当时全国的古琴状况进行了普查。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全国性古琴普查,对此后的古琴艺术保护、传承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奠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丰厚的古琴收藏。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申报单位,向全世界介绍古琴艺术,顺利促成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将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落到实处,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让古琴发声”为起点,在古琴藏品的科学保护、传承弘扬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690049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村用蕉叶式无名琴(明)演奏《鸥鹭忘机》

690050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用真趣(明)演奏《良宵引》

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正在组织国内权威的琴家、斫琴家、文物保护专家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商讨议定古琴修缮、保护及公开演奏展示的标准和规则,协助全国博物馆等收藏单位修缮传世古琴,探索古琴保护的新方法,让深藏于馆库密柜中的古琴发声,再次回响旷世遗音。

在此,我们向全国文博及收藏单位的同仁们郑重倡议:

让我们一起用先进的人文理念和科学手段,唤醒沉睡的古琴,使这些负载着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人文精神的传世古琴,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合奏齐鸣!

2019年2月24日

(2019.03.16 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