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本姓稣,不姓黄, 河图洛书,唯其治理“法典”

2021-02-23 09:31 作者:唐伟群 黄金洲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世界经济发展报》 2021年2月18日第304期第一版整版报道 

 

中华复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黄河治理,何去何从?此文将为你带来黄河治理新视野、新思维及新模式。 

一、黄河,本姓稣,不姓黄

“黄河”,顾名思义,因其水色而成名。西汉时期及以后,“黄河”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习以为常。

其实,黄河,原本姓稣,并不姓黄。在西周之前,黄河上、下游分别被古人称为“酥”和“稣”。根据文题需要,此文仅解析下游的“稣”,对上游“酥”,不再赘述。

西周或以前,黄河原生态,进入下游后,呈现一个乌龟状。彼时,郑州以东,一片泽兰。黄河本性是输沙,本能是入海造陆,必须呈现乌龟状,以两支水流,相互交叉流动,达到输水输沙入海造陆。

当呈现乌龟状时,一支水流含沙量较小,属性为水,称为“鱼”;另一支水流含沙量较大,属性为木,称为“禾”。古人对两种水流形成的状态,用一个“稣”字,进行了完美的概括和刻画。

从高空中鸟瞰黄河下游,原生态条件下,两支属性为“水”和“木”的水流,其状相互交叉、穿越。一个“稣”字,将其刻画的淋漓尽致,说明古人对黄河的认知,已经通透到了极点。

“稣”字,很少能和其它字联系在一起,只有在“耶稣”一词中出现。简化汉字“苏”和“稣”,虽可以通用,仍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复苏”,其真义为“复稣”,后者表达更准确。

所谓“复稣”,其意为黄河每年一次季节性洪水及泥沙,在下游呈现出“稣”,次年又重新出现,就被称为“复稣”。至今,郑州还有一种传统美食,先炸后蒸,肉形复稣,叫做“稣肉”。

古人表达黄河,除了用“稣”字,还用河图洛书及伏羲女娲图。古人对黄河认知的专心、通透,独具匠心,将原生态黄河,视为一个生命图谱。特别是伏羲女娲图,早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生命科学图谱。

上述各种形态,对黄河的认知与表达,充分说明早期华夏族,极具文明与智慧。民国时期及以后,对黄河的认知,充满了牛顿力学,却无力解释黄河。

东周时期或东周以后,人类活动增多,黄河下游交叉流动状态,已经遭到干扰与破坏。黄河由“稣”变为“禾”,由两支变为单独一支的流动形态,古人将其称为“禾”,这是黄河被称为“禾”或以“he”的发音开始出现。

古人取河图中的阳数(奇数)表达“禾”或发音“he”,就是象形字“河”。从此,“河”成为黄河的专用名称。西汉时期,共有四大水系,均以独称表达:江、河、淮及济,其余皆以“水”字表达。

进入秦汉时期或以后,黄河被称为“河”、“大河”或“浊水”。最终,以水色定名“黄河”,一直使用至今。

“黄河”一词,一经出现,就意味着与悬河同在。从此,“悬河”治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继续着。有道是,悬河不治,黄河则不治。

所谓“悬河”,主要是指黄河下游的河床底部,由于泥沙淤积,造成不同程度的高出地平面数米、十米,甚至二十米。黄河下游河床这种形态,人们形象称为“悬河”,或“地上悬河”。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黄河生态问题,也是人们错误认知、治理黄河,必然出现的一种结局。这与黄河洪水泥沙、水少沙多等因素,毫不相干,却让泥沙背着锅。

二、河图洛书,出自黄河,极致且有神

一幅图案,出自黄河,极为神秘,叫做“河图洛书”。此图,内涵深刻,应用广泛,图简、极致且有神,看不懂者甚众,堪称奇书。

河图洛书,为华夏(中国)理学。分别以数字化(河图55,洛书45)、模型化(大象、乌龟及龙)表达黄河,刻画其内在状态与本质。其中,乌龟形象的表达了黄河下游状态,商朝极为崇尚。

早期华夏文明、文化及历史中,河图洛书是口耳相传,不留文字,由部落祭司掌握并传授,这也是河图洛书至今难以看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圣人”,最初是指口耳传授河图洛书的祭司,把看懂黄河,看懂河图洛书之人称为圣人。繁体字“聖”,就是指口耳相传河图洛书,王者之意。

两千多年来,黄河治理,只有东汉时期王景,看懂了黄河并利用河图洛书之理,成功治理西汉悬河,堪称奇迹。除此以外,均违背了河图洛书之理,使之成为地上悬河。明朝时期,潘季驯治河,最为典型,为后世留下了明清黄河。

河图洛书,究竟包含了什么,为何如此玄妙,对黄河治理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呢。篇幅所限,无法赘述,只能梗概性的介绍。

河图洛书蕴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蕴含着黄河及其地理的自然哲学,非常神妙,只有看懂黄河,才可看懂河图洛书。另一方面,蕴含人世间及社会的哲学,中国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图,均来自于河图洛书,周易又是将其综合运用而成的一部哲学巨著。

河图洛书,由“图”与“书”两部分构成。“图”,是指黄河的上下、阴阳、正反、南北、东西等方面;“书”,用乌龟表达,也称龟书,是指洛河具有“书写”的作用,其构思与结构绝妙至极。

将河图洛书展开并转换,就是一幅伏羲女娲图。其寓意是以一个生命图谱,表达黄河内在逻辑,女娲和伏羲身边的点数就是河图洛书的点数。看不懂伏羲女娲图,其主要原因仍是看不懂河图洛书。

数字化表达黄河,突出在点数组合、数字组合及阴阳组合等,寓意黄河内在及其运行。模型化表达黄河,突出以乌龟为生命图谱,寓意黄河或河图洛书。洛书既表达的是乌龟,又表达的是人体,中医理论的经络就是由此生成。

需要指出,河图洛书的一切表达,皆可用于世间万物。既阴中有阳,又阳中有阴,中华传统表达之含蓄,就是受河图洛书思维的影响。此外,重视数字及数字组合、特别注重形象等,皆来源于河图洛书的象形与思维方式。

将黄河视为一个生命体,对认知黄河、治理黄河极为重要,标志着对黄河的认知程度。当代黄河治理的难处,不在黄河本身,而在于看不懂黄河。因此,看不懂黄河,也就悟不透河图洛书。

将地球、人体及黄河视为一个乌龟,这是河图洛书的最典型表达。英国学者霍金,在其《时间简史》中,曾提到中国人视地球为一个乌龟。以乌龟为假说,将地球、人体和黄河视为生命模型,恰如其分,堪称绝妙,谓之中华智慧。

英语“世界”单词,其发音为world,就是古代华夏人将地球视为乌龟,而带有“乌”的发音,后来成为英语的发音。至今,中国人仍将人体及自我称为“吾”,即是“乌”的发音。

黄河进入平原后,其内在呈现交叉流动规律,犹如乌龟一般。西周之前,对黄河的认知,通透而清醒。东周及以后,对黄河的认知,已经模糊了。秦统一中国后,对黄河的认知,失去了知觉。

民国时期及以后,河图洛书与黄河治理的关联,其重要性已经无人知晓了。能否利用河图洛书,黄河治理的结局截然相反,黄河治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从后文中,王景与潘季驯的黄河治理活动,我们可以得到验证。

三、王景治河,依河图洛书之理,千年无恙

东汉时期,王景治河,公元69年。

王景,依河图洛书之理,用时不到一年,彻底根治西汉时期的地上悬河,使黄河形成地下河(地平面以下),泥沙不再淤积,以此保持了近千年。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王景治河,千年无恙”的佳句。

王景治河,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摒弃西汉悬河的旧河道,重新开辟新河道。

王景治河,摒弃西汉的地上悬河,重开一条新的黄河河道。仅此一举,足以说明王景治河,既有智慧,又有胆略。王景深知,在悬河上治理悬河,为黄河治理大忌,必定走进死胡同,重开新河道,就成为王景的必然选择。

第二,王景新河道与西汉旧河道,其流向与入海截然相反。

西汉时期的地上悬河,其河道流向大致是:黄河由中游流出郑州后,向东北方向流去,到达河南濮阳后,再折向北,往天津方向流去,而后入海。

王景重新开辟的河道,其流向是:黄河由中游流出郑州后,向东北方向到达河南省的浚县大伾山以南,再折向东南方向,往山东省高青县流去,而后入海。

王景新开辟的河道,充分利用了黄河在平原上,以一个乌龟姿态,其内在呈现交叉流动,这就是洛书之理。对此,后人始终看不懂,说明对河图洛书之理,缺少神悟。

更为绝妙的是,“十里立一水门,令回水更厢回注”,这是王景满足黄河内在交叉流动的一个绝妙之举,史书的正史中均有记载。仅此一句话,令众多水利专家百思不得其解,虽有各种解释,但都属于猜测。只有看懂黄河,悟懂河图洛书,才可以明白。

第三,王景新开辟的河道,在地平面以下,呈现深而窄。

治理悬河,成功的标准只有两点:其一,形成地下河道(地表以下);其二,保持泥沙不淤积(长久)。只有按照河图洛书之理,两项标准才能同时达到,既满足黄河输水输沙本性,又达到黄河入海造陆本能,悬河就无法形成。

王景仅用十个月时间,将西汉地上悬河被彻底根治。不在悬河上修修补补,而是大胆开辟新河道,今年汛期后动工,明年汛期前完工,完美至极。看不懂黄河,悟不透河图洛书,能有此智慧和胆略吗?

公元70年之后,黄河下游成为地下河(地表以下)。即使在三国时期内乱,黄河下游仍然没有淤积,仍是一条地下河,甚至可以行船。黄河下游这种地下河的态势,一直保持到唐朝后期。

近千年时间,黄河下游不淤积,没有形成地上悬河,在黄河治理史上,堪称一绝。将黄河视为一个乌龟,一个生命体,既满足了黄河在平原上交叉流动的特性,又满足了黄河输水输沙入海造陆的本能,泥沙就不会淤积在河道内,悬河也就无法形成。

隋唐大运河,破坏了黄河下游河道水系,王景在下游所立水门的作用彻底丧失,河道开始有所淤积。即使如此,直到唐朝结束,地上悬河也没有形成。

北宋时期,在窄河道上泥沙淤积严重,修建黄河大堤防洪,就此形成了悬河,又在悬河上治理悬河。最终,1048年,在河南省濮阳,黄河决溢改道北流。

北宋黄河治理说明,王景治河之后,再也无人看懂黄河了。北宋末期至今,中华民族背上悬河的沉重包袱,深受黄河决溢改道的痛苦与灾难。究其原因,不是黄河难以治理,而是根本就看不懂黄河,弃河图洛书不用。

下文中,明朝潘季驯治河,可以深刻感悟到,弃河图洛书不用,对黄河造成的伤害,至今我们还在承受着。

四、潘季驯治河,弃河图洛书之理,“兇河”呈“兇相”

明朝中后期,潘季驯治理黄河,大约在公元1565年之后,近三十年的时间。

潘季驯治河,弃河图洛书不用,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明清河道(段)”。使中华民族为治理黄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今仍是如此。

所谓“明清河道(段)”:黄河流出郑州后,沿北纬35度线附近,向东到达河南兰考,此点是公元1855年黄河大决溢大改道的地点。郑州至此的这段河道,在明清时期形成,被称为“明清河道(段)”。

如前所述,黄河一旦进入平原,其流动就呈现乌龟姿态,以交叉流动进行输水输沙入海。只有巧妙的利用这种姿态,才能达到输水输沙入海,王景治河就是如此,所以无法形成,也根本不会形成悬河。

在明清河道内,黄河受到大堤的约束,与生俱来的两种内在力量,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诋毁。当两种力量交叉一起时形成滚河,当某一力量突出斜刺突出时形成斜河、横河,等等。业内将此段河道称为“游荡型河道”,极为险恶。

游荡型河道,其实就是“兇河”呈现的“兇相”。中国古代的“吉”、“兇”二字,均根据黄河流态而形成的象形字,繁体“兇”今日简化为“凶”。“兇”字之意、之形,就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断面图。“吉”字,则完全相反。

针对明清河道,可谓用足了功夫。几十年来,建设了大量的控制泥沙与导流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工程就是为此而建,甚至上中下游联合而动的调水调沙工程,都是为了此段河道的安澜,其结果并不如意。

明清河道,使当代黄河走进了“兇河”呈“兇相”的困境。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终会有期,改道就是黄河的期货。然而,往哪里改?怎样改?何时改?假如改道后,比现在的淤积速度更快,怎么办?等等,这就是黄河治理的困境所在。

当代黄河治理的困境,从明朝潘季驯治河,已经埋下了伏笔。简而言之,潘季驯弃河图洛书不用,采用“束水攻沙”的治理策略,势必形成地上悬河,而在悬河上治理悬河,悬河更甚。

所谓“束水攻沙”,其意是加高加固黄河大堤,形成约束黄河水沙,以水沙攻水沙,从而达到清除河道中泥沙的目的。事实证明,潘季驯黄河治理采用“束水攻沙”,只是一厢情愿,无意之中却培育了悬河。

潘季驯治理后的河道,其大致流经路线是:黄河从中游流出后,从郑州向东流去,到达河南省的兰考县之后,再折向东南经徐州,流入洪泽湖或淮河,然后与淮河一并入黄海。在如此的河道上形成悬河,再在悬河上进行“束水攻沙”,这就决定了黄河下游必定成为“兇河”。

1855年,果然应验了“兇河”之“兇相”。是年,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黄河大决口大改道,洪水改道力量之大,以致黄河决口后,其水流向北又向西,进行一个大回旋之后,才又向东冲断京杭大运河,强夺大清河,之后在山东利津入渤海。

此次大决口、大改道,其影响与灾难,均为黄河史之最,对中国近代史影响之大,史书均有记载。也形成了河南兰考至渤海的黄河河段,近代的黄河治理,均是围绕着这段河道进行。

至此,潘季驯选择的黄河治理之策,其错误表现在:第一,弃河图洛书之理,而用“束水攻沙”。第二,以悬河治理悬河。第三,河道及其流向,错误至极。明清河段,成为黄河治理的桎梏,考验着黄河治理的智慧与胆略。

准确的说,黄河流出郑州后,就是一片泽兰之地,只有按照河图洛书之理,才可彻底治理。否则,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水利科学无法回答。

五、黄河治理,河图洛书,唯其“法典”

黄河,唯河图洛书,才是准确表达与解释。科学之理,牛顿力学,解释黄河是用错了对象。黄河治理,只有回归理性,才是正道。用以下四点,进行说明。

其一,明清河道,错误至极。

原生态黄河,由地球内外力量及地理形态的特殊条件构成,不同于一般性河流,高效输水输沙造陆是其本性与本能。所以,不能用水土流失、水少沙多等概念,简单衡量黄河及黄土高原。

黄河下游要呈现一个乌龟状,才能高效完成输水输沙造陆。其呈现的乌龟状,由水量和泥沙量的不同决定。王景治河,很巧妙的利用了黄河的乌龟状,仅以“十里立一水门,令回水更厢回注”,达到了完美的治理。

黄河以“稣”或“复稣”的状态,两股力量各自张扬着。一旦用大堤将其束

缚在河道内,两股力量在其中互相缠咬,互相诋毁,有时又互相结合在一起,要么淤积,要么决堤。当悬河出现时,必定是“兇河”呈“兇相”。

 在明清河段,水沙沿着北纬35度附近向东,看似以最短的流路入海,实则进入了一片泽兰之中,水沙输送停滞,悬河必定出现,其结局早已注定。

其二,下游悬河,“兇河”呈“兇相”。

黄河原生态条件下,下游乌龟状的两股交叉水流,各自功用不同,这是黄河本性与本能。人们忽视黄河的内在联系,仅凭知觉,加高加固大堤,利用大堤“束水攻沙”,其结果必定造成泥沙淤积,“兇河”成真。

明清河道,大堤一旦束缚黄河,河道有多宽,泥沙淤积就多宽,河道有多深,泥沙淤积就多深,地上悬河名副其实。例如,黄河河南封丘段,其河宽达二十多公里,在此悬河上,1982年洪水依偎大堤,惊涛拍岸(堤),一望无际。

正史中记载,摘其两例“兇河”呈“兇相”,至今让人难以忘却。

公元1721年之兇相,明清河段,多次向北决溢,洪水直冲京城。最终,朝廷在其决口处修建“御坝”防御洪水,至今仍在使用。又在决口处,修建嘉应观,以龙王庙镇河妖。

公元1855年之兇相,明清河段,河南兰考铜瓦厢之地,大决溢大改道大灾难,为黄河历史之最。见前文,不再赘述。

其三,悬河上治理悬河,悬河更甚。

在悬河上治理悬河,本为黄河治理之大忌。王景治河,摒弃以悬河治理悬河,重开新河,治理成功,绝非偶然,其智慧与胆略可见一斑。

明朝时期,潘季驯治河,重启以悬河治理悬河。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口改道后,留下明清河道(段),对后来的黄河治理,影响至深,代价之大。

1950年之后,明清河道(段),常以“兇河”呈“兇相”,险象环生。对此,拦(沙)、排(沙)、挖(沙)、放(淤)、调(水沙)、控(水沙),用足用够全部功夫。然而,地上悬河,“兇河”呈“兇相”,依然如故。更甚的是,在悬河之上,又出现悬河,被称为“二级”悬河。

黄河下游,以乌龟状态,塑造输水输沙本性,完成入海造陆本能。下游悬河,一旦形成,意味着这一切条件丧失殆尽,穷尽一切办法,只能加重淤积,为悬河增加高度而已。

在明清河道上,实施上拦下排、冲淤平衡之策,实为一厢情愿。等于在悬河上治理悬河,在下游泽兰之地行洪,忽视黄河生态特性,只能成为上拦下淤,悬河更甚。

其四,黄河治理,唯河图洛书是其“法典”。

河图洛书,出自黄河,本为黄河治理之策,弃之不用,悬河成真。

如前所述,以河图洛书点数及其组合,为数字模型表达黄河。以乌龟、大象及龙(蛇),为生物模型表达黄河。任何一种状态,不同时间、河段及地点,有不同的表达。无论哪一种,都蕴含着黄河治理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商时期,将其视为乌龟,极为崇尚。周时期,将流经郑州的黄河视为大象,河南省称为豫,周易六十四卦的“豫”卦,就来源于此。西汉时期,视黄河为龙或蛇,称为“浊水”。

黄河下游,恰似一个乌龟,看懂悟透,唯河图洛书之理,才是治理悬河及其生态之法典。这不是神话,而是理性回归,潘季驯治理,悬河成真,时至今日,已无任何捷径。

通过黄河治理史,特别是王景与潘季驯的对比,再次证明,河图洛书,华夏理学,黄河治理大智慧。弃之不用,黄河则不治。

河图洛书,绝非大众科普之理,至今仍藏于金顶。看懂黄河,以独特思维解析河图洛书,才是黄河治理的真谛。中华复兴,悬河治理,河图洛书,正当其时。中华智慧之光,将再一次向人类绽放。

行文至此,黄河治理概括四点。第一,黄河,其实质是一条高效的输水输沙入海造陆系统,此为黄河生态系统;第二,悬河,其根源是对黄河认知不清、治理不当及人为所致的黄河生态问题,却让泥沙背锅;第三,黄河治理,其难题是看不懂黄河。第四,河图洛书,唯其黄河治理之正道,中华文明之精髓。

读罢此文,任何一位读者,必定会问:谁人看懂了黄河,悟懂了河图洛书?答案是:本文作者。

(责编 赵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