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云:书写现实 开启未来

2020-12-29 13:25
大字号

梅国云1

在海南采访期间,文朋诗友一致推崇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海南省文学院院长梅国云。他们说他刚出版的小说《拐卖》,敢于面对世道人心,介入活生生的现实,彰显了作家的社会良知。

梅国云2

我有幸读过梅国云先生的《拐卖》。这是他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的是智障男孩若水被人贩子拐卖,母亲小草千里寻儿,又惨遭人贩子拐卖的故事。《拐卖》是2008年4月出版的长篇小说《若水》修订版,2008年5月改编为长篇广播小说在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连播,次年2月重播;2009年5月29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黎明剧场连播两个月。被听众誉为一部母亲千里寻儿,感人至深的血泪文书;一部智障儿成为“超人”,天佑神慧的特教教材;一部大爱无疆,文字惊悚的现实版《蜘蛛侠》。

作为一个作家、母亲,我认为,《拐卖》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主人公若水身上所承载的“至善”,其文学意义在于呼唤人们对拐卖人口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切,呼唤社会力量群力打击这一犯罪行为,呼吁社会保护妇女儿童,尤其是残疾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让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特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2019年4月的一天,怀着一颗敬佩的心,我专程采访了梅国云先生。

他出生于1965年12月,是江苏兴化人,幼年时,父亲的谆谆教诲令他受益一生。1983年,未满20岁的梅国云当兵入伍,开始了走南闯北的人生,至2009年转业,他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而且是军事法学的研究生。早在198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的著作《影响他人的45种方法》。1995年,他的诗集《送你一枚金戒指》,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长篇小说《若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被改编成长篇广播小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2009年,长篇小说《第39天》由金城出版社出版。他还与军旅作家杨文森联手,创作了长篇小说《大钟无声》(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出版)《国防线》(2012年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先后两次获昆仑文艺奖,一次获武警文艺奖。2016年8月,他的创意作品集《笔外意象》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9年2月,长篇小说《若水》修订版《拐卖》,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这位真性情的军旅作家,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用真挚的情感书写现实,开启未来,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梅国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钟无声》(与杨文森合作),反映的是一群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惨痛,有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却在世俗的追求中走向堕落。这部作品,获得了解放军昆仑文艺奖。

梅国云22

梅国云21

梅国云20
梅国云书画作品

梅国云说,在《大钟无声》的创作过程中,他时常感到一种来自岁月深层的压力,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环境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人的灵魂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军人,在灵魂的天平上,思想一旦陷入歧途,就会产生精神上的裂变”。

随后,梅国云创作的长篇小说《若水》则汹涌着一腔父爱。他的独子若冰,6岁时还不知道一加一等于几,因为不爱说话,不懂数学,在学校里,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和老师的偏见。这些,作为人父,梅国云内心的痛是刻骨铭心的。于是,他想通过小说,引起社会对像若冰一样的特殊孩子以更大的关注,给有特殊孩子的父母以教育和启发,使那些特殊孩子都能像小说中的若水那样,在成年走上社会后,不忘热心人的帮助,让他们学会感恩,为更多弱势的人们送去关爱。

不久,笔耕不辍的梅国云,又接连创作了《第39天》《国防线》等文学作品,并于2009年从部队转业之际选择了到海南省作家协会工作。梅国云说,《国防线》中大量的素材源于杨文森所工作的单位,酝酿创作过程中,两人曾反复商议、推敲,最终协作完成。有评论认为,小说《国防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涉及思想内涵深刻,对部队建设和全民的国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尖锐,是一部值得关注的“问题小说”。而他的日记体长篇小说《第39天》,是打破“高音花腔”病态军旅文学模式的成功性突破,一部批判体制、呼唤英雄的超现实主义杰作。作品贯穿着忧伤和悲壮的情绪,感情深沉真挚,呈现出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气节,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英雄交响曲”,对于壮我军威、固我长城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品上传“天涯社区”不久,网民的阅读量就突破了百万人次。

梅国云3

《笔外意象》是一部独特的作品集,在艺术概念不断延伸的今天,古老的象形文字图、文的思维被艺术家再次借鉴创作,成为艺术再创造。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的作品,既有对当下的思考,也有暖心的写意,既有对社会的深入理解,也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熔铸。书中也收录了多位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和广大普通网友对《笔外意象》这部作品的评论与感悟,既有深邃的可挖掘性,也有广泛的可传播性。著名作家韩少功赞曰:“亦书亦画,意象双求,别有佳趣。”

说起创作《笔外意象》的起缘,梅国云介绍说,2012年春节,看到许多农民工骑着摩托车回家返乡的情景,印象深刻。一次梦到很是怪异的“回家”二字,梦醒后,他提笔写下“回家”二字,将“回”字化作一辆摩托车的形象,观之令人不由想起春运时,千千万万、车轮滚滚的回家人群,而“家”字则像一个老人站在家门口翘首盼望游子归来。这幅作品上传网络后,不仅赢得更多的赞誉。有评论说,传统的书法艺术一般只注重汉字的线条结构和章法之美,而他的书法能够通过夸张而神奇的想象,传递出意蕴深远的宗教思想和哲学意义。这种表现艺术,后来被取名为“笔外意象”。

梅国云19

梅国云18

梅国云16

梅国云17
梅国云书画作品

“《笔外意象》是我一时心血来潮玩出来的个人自娱自乐东西,其实,开始时就辱骂声、嘲笑声、批评声不断。有时候也确实想放弃,但最终没有停下来,主要是广大网友的鼎力支持和几十位评论家撰写文章的声援。”梅国云说,现在骂的人少了,因为大家冷静下来发现,笔外意象根本就不是书法,只是借用了毛笔和宣纸,通过汉字书写的基本形态,来表达自己对传统儒释道文化、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的看法。

梅国云坦言,始终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抱有敬畏之心。“我没有停留在书法的个人的小宇宙里玩纯于审美的技巧,只是借助这个壳,表达对外部世界的立场和观点。说白了,《笔外意象》就是我的文学表达的另类形式。”

梅国云23

梅国云的“笔外意象”作品亦书亦画,融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炉,创作性地构建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这样的笔墨作品,无意于技艺刻画,不是要进入传统书法美学这个系统内部,而是另劈蹊径,通过回归文字本身的象形所指,借笔墨来沟通世界本质,通过笔墨意象之外的意味,与社会建立种种关系,表达自己的在场感,从而进入大美学系统。他的每幅作品,都有着难以置信的想象和构思,在腾讯微博曾创造单幅作品2000万最高阅读纪录,网友对作品的解读量难以计数。现已跨界到陶瓷、刺绣、紫砂壶、砚台、翡翠等物品上。可以说,他是创新的践行者,也是实验艺术的探索者。

梅国云还十分重视“笔外意象”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016年4月,他赴陕西参加“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旅”,在黄帝陵国家公祭大典中,向黄帝陵管理局赠送了“笔外意象”作品——《祭祖》。而当晚的文化活动,即围绕这幅“笔外意象”作品展开。

梅国云15

梅国云14

梅国云13

梅国云12
梅国云书画作品

在海口,梅国云举办了多场“笔外意象系列公益文化活动”。 “回家”,将中国人特有的乡愁情结,寻找朴素的根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的笔外意象“口中的人民”,热议“人民”的背景:人民不是用来张口闭口挂在嘴上的。“手机”,就孩子沉湎于手机无法自拔的问题展开探讨。手机已成为人们身体与外界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零件,但同时也绑架了自律性比较差的人的生活,亲情淡薄、学业荒废等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而解决这些问题,需“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由梦而得的“早”,两个早字一胖一瘦相携而成,很像没有成熟的青果,底下的叶子还没有长出来,径脉也没有长全,还在萌芽的发育中,也像两个小孩子在过家家。这也暗示着,孩子的早恋问题,是感情懵懂时期的一场试探。早恋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孩子真正认识到其危害性,并学会承担责任,从而跨过成长中的这么一道感情坎。“鲤鱼跳龙门”,体现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暗示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只要是愿意付出、耕耘,不怕吃苦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霸凌”,展现的是一个面目狰狞,手握钢叉,小尾巴翘起来的恶霸形象,反映了校园中以强欺弱的形象。避免校园霸凌案件的发生,需要引导施害者迷途知返,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书”,以“如何解决9月份读书焦虑症?”为主题。“书”字诠释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完满满一柜书,就会获得“黄金屋”、“颜如玉”。“读”字如人,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面对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理想,压力山大。

梅国云10

梅国云11

梅国云9

梅国云7
梅国云书画作品

提及这些已经举办的系列校园公益文化活动,梅国云说,他希望全社会关注校园和学生身心健康,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成长环境。

2017年11月11日与12月28日,“字的世相——梅国云笔外意象作品展”、“笔外意象——梅国云作品跨年展”,分别在海口与南京大学展出。此两次展览的100多幅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首次亮相。作为中国笔外意象艺术概念的创立者、双福字创造师,梅国云却是那么谦虚。他在“字的世相——梅国云笔外意象作品展”上的致辞中说,感谢老天和父母,使我成为沐浴着汉字、吮吸着汉字,使用着汉字的自豪的中国人。……古汉字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方便于人们的交流,失去了很多意味,丢掉了很多内涵,遗落了很多密码。笔外意象,只是我在历史的长河里偶然捡到的一块瓦片。我在这里感恩我们的汉字人文始祖的同时,也要请他原谅我的无知与轻狂。

梅国云的“笔外意象”,经南京大学文学院周欣展教授建议,已更名为“梅体漫字”。叫法如姓名,并不重要。但它给目前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的创作者们,却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梅国云8

梅国云6

梅国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