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出实招解涝困 果农汛期也能睡个踏实觉

2021-06-29 17:50 作者:蔡冰清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江苏讯(蔡冰清)6月,桃花源的夏天来了。绵延31.6公里的黄河故道绿意浓浓,果农们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21日一大早,果农高福新就带了5个人去桃园摘桃。“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早熟桃,要在9点之前摘完给客户送去。”上午摘桃,下午治虫,高福新一天都要“泡”在桃园里。

  高福新是阜宁县羊寨镇外口村的村民,从他有记忆开始,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在门口种上几棵桃树。相比于以前的零散种植,现在大不一样。2017年阜宁县成立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流转土地1.5万亩,大力推进林果基地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沿黄一带”早已是千亩桃花、万亩果园、林海茫茫的盛景。

  发展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年,桃花源的果农最怕的就是汛期。高福新感叹:“以前汛期来临,满园的桃子都要遭殃。雨水大了,果园里就开始积水,桃树不耐涝,泡两天就没用了。”桃花源生态经济区的百果园去年也因汛期排水不畅,损失了二三十万元。

  桃花源生态经济区为什么会有排不出水的困扰?历史上黄河侵泗夺淮,泥沙堆积,在这里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沙土质堆堤,地面真高达到10到12米。高是高了,水却流不出,问题出在地形上。“这个堆堤虽然贯通南北,地势高亢,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形成了内凹的地势。”桃花源生态经济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无奈地说,“再加上沙土松软,经不住水流冲刷,时间一长,原来修建的大、中沟就淤塞难通,雨水进来了就难出去。果树长时间泡在水里,产量、品质就会下降。”排水之困,实实在在“困”住了收入,成了百姓挥之不去的“烦心事”。

  百姓有了“烦心事”,党员主动“解难题”。一年来,桃花源管委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听意见,挨家挨户做调研。沿线每一村、每一户的实际情况,他们都做到心中有数。管委会在深入调研之后,针对排水不畅的问题,决定组织实施排水工程项目。为确保做到精准施策、科学施工,项目组光讨论研究出来的设计方案就有四十多页,涵盖了园区每一条排水沟。随后,管委会组织进场施工,短短两个月,不仅整治沟渠、硬质排水沟四万多平方米,还增加了一百多座涵洞、板涵,“软硬”兼施,彻底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排水“顽疾”,受益果园近万亩。此外,部分党员还在走访中发现危桥破路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立即拿出配套方案,双管齐下,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隐患。

  提起新修的排水沟,高福新竖起大拇指,“今年端午节那场大暴雨开始也让我很担心,我就一直在桃园守着,防止出现水情,结果半天不到雨水就排掉了。雨水就是顺着新修的排水沟,汇入黄河故道。桃花源生态经济区真是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往后我都能睡上踏实觉了!”

  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君政介绍,园区瞄准生态发展、致富群众两大目标,突出科学规划引领,围绕林果产业大布局,修路种树稳定民心,布局产业增收富民,提升环境振兴乡村,让黄河故道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立足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杨君政感慨地说,“只有聚焦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们党员干部才能走到他们的心里去。”

【责编 王克】